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信息 > 正文

44.3%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

  时间:2015-08-25 16:20:51  来源: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经常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摄入碎片化的信息,这种通过手机等电子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3%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65.3%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快捷方便,49.6%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52.0%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需要深度阅读作为辅助。

     受访者中,00后占1.0%,90后占27.7%,80后占45.5%,70后占18.6%,60后及以上占7.0%。

     正在读大三的徐展新认为,有趣的碎片化信息可以帮助他发掘读书时不感兴趣的内容。“就算没有碎片化阅读,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去看书,碎片化阅读至少给一些人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读总比不读好”。

     网友“Lachel”认为,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个人时间被工作、生活、娱乐分割和挤压成碎片,人们难以进行整段时间阅读;二是人们对信息和社交的焦虑让碎片化阅读的地位上升,信息的匮乏就意味着社交的落后,迫使人们不断接收新的信息。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优势包括快捷方便(65.3%)、高效(51.6%)、门槛低(47.9%)、信息量大(44.1%)、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26.8%)、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20.7%)、娱乐时尚(17.7%)。

     但“Lachel”同时指出,碎片信息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并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且往往不够严谨、全面。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49.6%)、弱化思考能力(49.2%)、使人们不再进行深度阅读(38.6%)、容易遗忘(37.3%)、易受情绪牵制(31.2%)、阅读丧失文化意义(13.8%)。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李武指出,讨论碎片化阅读的优缺点时首先要明白读者的阅读动机:“读者开展阅读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的研究中,阅读动机就是一个多维的概念。读者可以为了获取知识去阅读,可以为了社交目的去阅读,也可以为了消遣娱乐去阅读,不一而足。”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武认为,对于当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碎片化阅读不啻是一种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并达到消遣娱乐目的的有效阅读方式。“从阅读的层次来说,阅读有深浅之分;但是从阅读的目的来看,阅读并无崇高或卑贱之分。我们不能因为碎片化阅读是浅阅读而认为碎片化阅读无益,要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长期关注某一领域的话题,并接受碎片化的知识,是否对了解这一领域有帮助?调查显示,12.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帮助,58.4%的受访者认为比较有帮助,21.6%的受访认为帮助不大。

     在体育和历史这两个领域,徐展新长期关注着篮球和三国的相关话题。“有时候为了反驳一个人的观点我自己会去寻找一些资料或史料,一来二去就加深了对篮球或三国历史相关问题的了解。”徐展新坦言,碎片化阅读本身不会提供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但是可以让他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补充和完善。

     “碎片化阅读是媒体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一个新的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斌艳直言,由于进行碎片化阅读而使用户不能进行深入阅读的说法很牵强。“不是碎片化阅读让你怎么了,而是说你怎么样去利用碎片化阅读。平衡之前阅读方式和现在这种碎片化阅读的关系也值得重视。关键还是在于使用技术的个人”。

     调查显示,在对待碎片化阅读的态度上,52.0%的受访者认为需要深度阅读作为辅助,44.1%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基本的知识体系作基础,40.5%的受访者认为关键在于个人融会贯通的能力,39.7%的受访者认为需要相关的实践经验。32.2%的受访者认为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了解某一领域。仅5.9%的受访者认为有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就够了。

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责任编辑:海南省互联网协会

海南省互联网协会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地址:海口市南沙路47号通信广场  邮编:570206 电话:0898-66502933 传真:0898-66533698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Copyright ©2012 HAINAN INTERNET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 琼ICP备120023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