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APP泛滥用户有口难言
一些开发者这样说道,“你安装了一个APP,并不代表你只安装了一个APP。”下了一款APP,还没感受到乐趣,麻烦就来一大堆:乱扣费、窃隐私,连这个月仅剩的流量也被骗子偷光,这样的经历恐怕越来越多用户会体会得到。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和移动互联网速的不断提升,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手机中的APP则成为手机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人们通过APP生活、娱乐、工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恶意APP的泛滥。
今年7月,手机支付病毒“宅男Film”被曝光。据报道,这款病毒会将发送到用户手上的支付回执短信拦截并上传,从而导致用户的银行卡信息泄露,资金被盗。而8月份,“XX神奇(器)”、“韩银大盗”等支付类病毒又被曝光。据悉,“XX神奇”会调取用户手机中的联系人,并将带有病毒的短信内容发送给这些联系人,该病毒感染手机用户超过100万。根据百度安全实验室的《2014年第三季度移动安全报告》显示,三季度,安卓平台而已、高危软件总数已突破200万。更有有专家预测,到2014年年底,高风险的恶意APP将超过300万款,一旦这个数量的恶意APP流入市场,用户的手机使用环境将更加险恶,由恶意APP引发的相关案件数量也将随之上涨。
从目前收集的情况来看,恶意APP对手机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恶意吸费、收集用户隐私、盗取用户流量这些方面,恶意APP甚至集合了多项“流氓”功能,让用户叫苦不迭。恶意APP大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监管部门在此方面又起到何种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深究。
恶意APP何以如此泛滥?
经济利益是恶意APP泛滥的首要原因。制造恶意APP的原因是什么,无疑是为了赚钱。恶意APP盗取手机中的任何信息,电话簿、照片、位置信息、银行卡号、各种应用程序账号、密码等等,这些信息成为不法分子“发家致富”的重要工具:用户银行卡号、密码一旦被盗取,用户的账户便面临巨大风险;电话簿中的联系人信息可以拿来贩卖;同时恶意APP植入手机之后,可以向被侵害的手机用户的手机中推送任何他们想要推送的信息。
软件开发商及平台方的漠视,也是恶意APP泛滥的一个重要因素。软件开发商为了使软件更加吸引人,本身就有可能在其中加入“无下限”的内容,如谣言、色情信息等。而平台方为了聚集更多人气,在一些时候对于APP数量非常重视,从而忽视了APP质量,让很多存在问题的APP登堂入室;而且APP的前期审查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平台方的审查积极性并不高。而且,一些报道显示,在发现存在恶意APP现象后,平台方也只是简单的采取“封号”的方式,而没有继续深究,也导致了恶意APP发布打一枪换一炮,屡禁不绝。
除此之外,APP监管方面存在的管理混乱,也让恶意APP有恃无恐。广东省互联网协会副会长张毅说,现在APP市场发展迅猛,却处于监管空白,政府部门仅对应用分发平台有一些管理。而且,据了解目前没有专门针对APP这一行业的管理制度。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管理一度处于多部门混治,在APP管理上,也存在多部门混管的局面。
以上种种的不足为APP黑色产业链创造了生存环境。更可怕的是,这类犯罪也很难找到源头,或者用户侵权举证成本太高,使得很多中招的用户都望而却步。
治理恶意APP应多管齐下
治理APP乱象,首先必须有法可依,国家网信办已表示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诚然,出台管理方法是及时、有必要的,但如果在管理上依然处于多部门混管的情况下,即使有治理依据,到最后也很可能沦为各部门“踢皮球”的结果。因此,谁来管,怎么管,是现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让这种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同时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有人说,治理恶意APP还是要靠业界良心。这说的是开发者要自觉遵守行业法治及道德准则,不再制造这类恶意APP。但这种愿望短期内估计很难实现,因此作为平台方就要担起责任,加大审核力度,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平台内的APP安全可靠,为用户提供良好的APP下载使用环境。
而作为使用者的广大用户则需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用户要主动学习相关互联网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在下载安装APP时,不要盲目点“YES”,看清APP调用的权限,更不能忽视对于一些APP使用权限“过大”的现象,比如一些APP在安装的时候都会强制用户答应可收集用户信息,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就应立即停止安装。
海南省互联网协会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地址:海口市南沙路47号通信广场 邮编:570206 电话:0898-66502933 传真:0898-66533698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Copyright ©2012 HAINAN INTERNET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